
期刊简介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于1997年7月经中央新闻出版署与科技部批准出版。它是国内超声临床方面的国家级专业性科技刊物,主要报道超声诊断临床应用新成果、新技术与新进展,内容包括临床研究、临床经验及综述、病例报告、专题讲座、国内外学术活动信息等,由于本刊报道内容实用性较强,特别适用于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各类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医院,以及县、乡、镇以下的卫生院、诊所、保健院、计生指导站等医疗保健单位,还可用于超声仪器的生产企业及与超声诊断有关的研究单位、学校,凡从事超声诊断专业的集体、个人均可订阅。
发热
时间:2024-12-06 10:39:40
发热(fever)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也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临床上常把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通称为发热,这种概念不够精确。许多情况可使体温超出正常0.5℃,但其本质并非发热。根据体温调节调定点的理论,发热是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多数病理性体温升高(如传染性或炎症性发热)均属这样。但少数病理性体温升高是因体温调节机构失调控或调节障碍而产生,其本质不同于发热,应称之为过热(hyperthermia)。如皮肤有广泛鱼鳞癣或是先天性汗腺缺陷,因散热障碍,夏季可出现体温升高;甲状腺机能亢进造成异常产热而致体温升高,以及环境高温(中暑)引起的体温升高,均属此类。
此外,在剧烈运动时,妇女月经前期、妊娠期等体温也可上升高于0.5℃,但它们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也不宜称为发热。
发热通常不是独立疾病,而是发热性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体温升高不超过38℃为低热;38-39℃为中等热;39-40℃为高热;超过41℃为过高热。许多疾病常是由于早期出现发热而被察觉的,因而它是疾病的重要信号,甚至是潜在恶性病灶(肿瘤)的信号。在整个病程中,体温曲线变化往往反映病情变化,对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均有重要参考价值。